广东古建筑祠堂、寺庙、四合院、私人会所、仿古建筑设计 深圳市黄金古建园林工程设计工作室 广东佛山祠堂设计

镬耳屋是岭南传统民居的代表,因其两边山墙顶端状似镬耳,故称“镬耳屋”。镬耳状建筑具有防火、防热、通风性能良好等特点。民间也有“镬耳屋”蕴含富贵吉祥,丰衣足食一说,也有独占鳌头之意。镬是古时的一种大锅,因此镬耳屋也称为“锅耳屋”。
镬耳屋多见于广东省珠三角地区,分布于大珠江三角洲、粤西地区 ,客家地区也少量分布,而粤西山区则少之又少。 镬耳屋是广东广府建筑中的典型代表 ,是广东珠三角地区广府村落的建筑标识,镬耳山墙是广府民居中最显著的文化标识,后来在深圳客家建筑中也多有应用,而镬耳状山墙在江南民居中称为“观音兜”, [4]粤北客家等地称为“云墙”或者是“茶壶环”。
镬耳屋建筑特点是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,可用于压顶挡风。镬耳墙呈锅耳形,讲究对称,既象征古代的官帽,取意前程远大,又寓意“独占鳌头”,是古代官宦世家追求达观显赫的象征 [6]。最早只有取得功名的官宦人家,才有资格在府邸中建造这种镬耳火山墙 ,代表了本族人鼓励子孙好读书出功名的愿望。
镬耳屋一般为砖木结构,多用青砖、石柱、石板砌成。青砖(麻石)砌墙,阶砖铺地,红、白石板铺天井,外墙壁多印有花鸟、人物图案,主要用于传统宗祠建筑、富贵人家民居及古村落。由于所处区域的不同,广东的传统建筑可分为:广府建筑、客家建筑、潮汕建筑在传统民居的山墙建筑形式也大有不同,各具风格特色。

镬耳屋”因其山墙状似镬耳,故称“镬耳屋”。其建筑特点是瓦顶建龙船脊和山墙筑镬耳顶,用于压顶挡风。“镬耳屋”一般为砖木结构,青砖(麻石)砌墙,阶砖铺地,红、白石板铺天井。从正面看两边高耸的墙体呈镬耳形,从侧面看就像一个“凸”字,屋两边的镬耳,其结构从檐口至顶端用两排瓦筒压顶并用灰塑封固,处理收口的工艺,是整座建筑工程难度最高,造价最贵的地方。镬耳山墙可挡风入巷,让风通过门、窗流入屋内;火灾时,山墙可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和侵入。
镬耳屋象征着官帽两耳,具“独占鳌头”之意,唯有功名的乡绅方能采用,也是家境殷实的象征。在明清时期的广府民居中,一般是出过高官的村落,才有资格在屋顶竖起镬耳封火山墙。后来,只要是发了财的村民,都会建造一所镬耳屋以显示其富有与气派。间或也有以蠔壳代替青砖建造的 。
|